截至2020年底,閔行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(AQI)達到88.0%,細顆粒物(PM2.5)濃度達到32微克/立方米;地表水斷面水質達標率達到78.7%,20個市考斷面水質實現穩定達標,基本消除劣V類水體;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分別達到95%和100%。近年來,區生態環境局堅持以“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”為導向,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,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底線,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契機,以現代化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構建為抓手,全面聚焦污染防治攻堅戰,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,持續提升區域環境質量,不斷滿足市民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求。
區生態環境局書記施惠剛表示,2020年底我區“十三五”規劃綱要確定的生態環境保護9項約束性指標和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全面超額完成,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,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顯著增強。環境治理好了,也騰出了更多的生態環境容量,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。
2020年,面對新冠疫情蔓延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沖擊,區生態環境局積極落實“六穩”“六!币,進一步推進“放管服”,不斷深化環評制度改革,持續提升環境管理水平,打造有溫度的環境執法監管模式,積極為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新動力。
在深入推進環評審批制度改革方面,全面制定出臺《關于進一步深化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》;持續推進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。嚴格落實“批項目、核總量”“倍量替代”“區域統籌”等制度,推進排污單位實施結構、工程及管理減排措施;變優化環境執法監管方式。在保持環境執法方向不變、力度不減的同時,進一步提升執法溫度,全面推行“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”和“生態環境輕微違法違規行為免罰清單”制度。
施惠剛指出,“生態本身就是經濟,保護生態是為了進一步良好的發展生產力”,在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的工作中,更需要拿出自我革新的勇氣和決心,不斷朝“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”的方向努力。
近年來,區生態環境局積極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,貫徹落實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的新要求,積極踐行綠色新發展理念,強化政治擔當,積極探索“紅色”黨建引領,“綠色”環保共治的新模式新機制,共同守護好一方生態環境的安全健康。
制訂閔行區生態環保咨詢工作方案,整合環保社會組織、重點工業園區、環保志愿者等各方資源,積極開展閔行“綠色議事日”生態環保公益咨詢活動,設置“排污許可申領”“固廢集中處置”“大氣污染治理”等專題,進入園區、企業,面對面解答、堅決企業環保問題和困難,不斷提升企業污染治理水平。
除了開展閔行“綠色議事”完善社會共治模式;加快推進生態環境領域智能監管;有效防范和化解生態環境風險;區生態局還加快構建現代化生態環境治理體系,牽頭制定了《閔行區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施方案》,進一步明確我區環境治理體系建設目標措施,以及未來五年生態環境保護目標任務;推動成立“閔行區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”,統一推進全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。
生態文明建設是“全國文明城市”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,生態興則文明興。閔行區將持續用力、久久為功,自覺踐行“人民城市人民建、人民城市為人民”的重要理念,始終把持續改善生態環境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、創造高品質生活的重要內容,讓綠色點亮城市,讓人民共享綠色,把“創全”這塊金字招牌越擦越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