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┤b修政策推進已成為各地樓市持續已久的熱門話題。不久前,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發布38項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全文強制性工程建設規范公開征求意見通知,其中《住宅項目規范(征求意見稿)》的一大亮點是城鎮新建住宅建筑應全裝修交付。
近日,浙江省消保委發布的《2019全裝修問題報告》(以下簡稱 《報告》)顯示,浙江省全裝修政策從提出意見到推行實施,已有三年時間,投訴數據不降反升,裝修質量、承諾縮水、貨不對板、合同違規是最突出的四大問題。對此,專家表示,推行全裝修本身沒有問題,但缺乏統一標準造成政策落地后問題多發,合同、裝修、驗收等環節仍需加強監管,因此標準與監管“雙管”齊下方可解決全裝修市場難題。
住宅全裝修是一項系統工程,標的額度大,建設周期長,涉及環節多,對供應商的材料供應、現場施工管理、產品售后服務等各方的把控能力要求更高。隨著全裝修樓盤的增多,各種矛盾糾紛也日益凸顯。
以浙江省為例。2018年度,浙江省消保委組織共受理家裝類投訴1967件,其中房屋裝修類投訴共662件,較上年上升了52%;裝修建材類投訴共1305件,較上年上升了32%。與上一年度相比,家裝類投訴整體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,尤其是全裝修商品房問題較突出,成為一大投訴熱點。
浙江省消保委通報了全裝修投訴的四大突出問題。一是裝修質量仍存在問題。例如墻體、吊頂開裂,地磚、墻磚空鼓,墻紙發霉,層脫落,大理石色差,臺盆、淋浴房漏水,空調、地暖不能正常運作,空調風口、出水管口滲水,移門脫落,電開關不正等等。二是實際交付與宣傳、約定不符!案叨诵麄,低標配置”“房產品質、配套設置降級”“實際交付房屋裝修工藝與樣板房相比相差甚遠,裝修粗糙、工藝水平”等等,消費者投訴中多有提及。一些開發商為逃避監督,違反《浙江省實施消費者權益保辦法》有關樣板房保留期限的,提前拆除樣板房,導致消費者群體投訴。三是裝修價格和裝修標準有出入。目前存在將公攤面積計入裝修價、裝修報價和實際裝修用材的價值金額有出入等問題。四是裝修建材質量不過關。主要包括商家擅自使用“綠色環保標志”,以及亂排序、亂評比等夸大和虛假宣傳;部分商家使用假冒偽劣建材、以次充好;木質產品標注不規范;瓷磚、板材質量不過關。
全裝修住宅為何出現上述投訴?《報告》分析認為,開發商減配、降低品質是首要因素。其次是市場下行,消費者更關注經濟利益,一些矛盾容易沖突升級。三是消費者意識增強,信息靈便、渠道多樣。
中國輕工業聯合會《全裝修產品與服務技術規范》標準領導小組執行組長、中國室內裝飾協會綠色家居委員會主任李洪帆認為:“全裝修投訴多的原因,也不乏消費者心理因素,一是因期房價格波動,二是裝修真實價格差異大!
瑪格全屋定制相關負責人表示,全裝現問題是正常的,目前裝配式建筑和裝配式裝修產業發展都還在進行時,有問題不斷地修正,才能更好地發展。
在房地產行業宏觀政策和發展趨勢的引領下,以綠色化、精細化、產業化、產品化為標志的全裝修成品房新時代已經。在國家推動裝配式住宅的大前提下,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裝配式建筑研究院副院長魏曦透露,2020年精裝修市場將達1萬億元。
全裝修勢不可擋,“精裝”將迎來萬億級產業機遇。然而各大房企在探索全裝修市場方向的同時,也不得不面臨全裝業質量難控、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多樣、全裝修供應鏈體系不完善等難解之題。
要實現真正的全裝修,讓消費者拎包入住,全裝業需進一步協調規范,其中涉及吊頂、五金、地面、油漆、門窗、水電等上游材料產業,中游產業則更為復雜,涉及廚房、衛生間、家具、軟裝等,而下游產業則涉及物流、安裝、售后等環節。根據2018年發布的《中國房地產全裝修產業研究報告》,建材、衛浴產品為一級配套產品,配套率為100%,吸油煙機、灶具、水槽、櫥柜配套率超95%,熱水器配置率下滑,空調、新風系統配置率提升,智能家居以及大家電產品主要針對高端樓盤。
李洪帆認為,全裝修痛點較多,首先是“缺標準,難定位”。因全裝修缺少標準和相關認證,從而影響全裝修項目的定位和策劃;其次是“群訴多,難營銷”。由于交付時消費者投訴問題較多,直接影響全裝商品房的銷售;第三是“缺人才,難保障”。精裝工程產業寬、鏈條深、工種多、工序多、手工多,缺人才,所以難管控;第四是“工期長,成本高”。由于缺少經驗,缺系統管理等因素,精裝工程期被拉長,成本隨之提高;第五是“投入大,風險高”,不可控風險因素太多。
住建部門工作人員表示,與毛坯房相比,全裝修工程專業分工多、細節繁瑣,工程監管難度更大,要求更高,加之需要考慮差異化的消費需求,監管力量缺口日益增大。
在“住房不炒”政策引導下,房地產企業紛紛轉變思,做可持續開發的產品,而裝修是其中的重要一環。正如旭輝集團住宅產業化推進中心專家高宏杰所言:“房子要好住要好修要好換還要好變!
巨大的市場,龐大的全裝修產業鏈條,要依靠房地產企業、家裝、建材等各環節合力完成。也有專家表示,全裝修需在合同、裝修、驗收等環節加強監管。
住宅全裝修作為一項系統性工程,涉及環節多、范圍廣,在政策推行初期,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需要不斷探索和完善。對于企業和消費者利好的消息是,很多城市都已推出各種全裝修管理。去年6月,寧波市住建委印發《關于進一步規范住宅全裝修工作的通知》(甬建發〔2018〕75號),提出實現全覆蓋監管、提供實體化樣板、創新準業主監督、探索第三方介入、強化高壓性懲治等13個方面的具體舉措,力求覆蓋當前全裝修監管盲區,補齊監管短板,從事前、事中、事后建立覆蓋全過程的長效監管機制。
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工程質量安全處馮峰處長表示,今年要緊緊圍繞住宅全裝修工作,以建筑工業化建筑裝飾裝業的生產方式,大力推行裝配式裝修,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企業的專業化水平,實現工程質量均質化,消除工程質量通病,提高廣大居民對住宅裝飾的滿意度。
浙江省消費者權益委員會,充分發揮建筑裝飾行業協會在強化行業自律方面的作用,推進房地產市場的誠信建設;相關主管部門加強對房地產行業的監管與懲處力度,加強廣告監測,杜絕虛假廣告承諾,落實好企業信譽檔案和網上公示制度;合同雙方當事人在簽訂合同時應盡量詳細地書面約定裝修事宜,交付時消費者謹慎仔細驗收房屋,確定質量合格后再簽字確認,保留。